行业信息

脱色絮凝剂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创新实践。

文章关键词:脱色絮凝剂​,脱色药剂,污水脱色剂

技术原理:分子层面的净化机制


脱色絮凝剂通过三重作用实现污水净化:其分子链上的阳离子基团与染料阴离子发生电荷中和,使胶体颗粒ζ电位降至±5mV临界值;长达2000-5000Da的聚合物架构通过"吸附架桥"效应连接微细悬浮物;疏水基团则通过表面活性捕获油脂类污染物。实验数据显示,含双季铵盐结构的复合絮凝剂对活性艳红X-3B的脱色率可达98.7%,较传统铝盐提升40%以上。


工艺优化:从实验室到处理厂的转化


南方某10万吨/日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案例显示: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(PDMDAAC)与改性膨润土复配使用,在pH值6.5-7.5、投加量80mg/L条件下,出水色度从150倍降至5倍以下,且污泥体积指数(SVI)从120mL/g降至80mL/g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该工艺将二沉池表面负荷提高至1.2m³/(㎡·h),处理能力提升25%。针对餐饮废水特有的油脂-染料复合污染,浙江大学开发的星型聚合物脱色絮凝剂通过"核-臂"结构同步去除COD和色度,使处理成本从3.2元/吨降至1.8元/吨。


环境友好性:绿色化学的实践典范


新一代脱色絮凝剂正呈现三大环保特性:生物降解性方面,聚环氧琥珀酸(PESA)在28天内自然降解率达92%;毒性控制上,重金属含量严格遵循《GB 4284-2018》农用污泥标准;资源化利用中,广州某污水厂将脱水污泥制成陶粒骨料,重金属浸出浓度低于0.05mg/L。这种"以废治废"的模式,使污水处理过程本身成为循环经济的组成环节。


随着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深入实施,脱色絮凝剂技术正从单纯的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控制。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预测,2026年我国特种絮凝剂市场规模将突破60亿元。当分子设计智慧与环境工程需求深度耦合,生活污水处理的提质增效必将打开新的技术空间。



走进清泰Walk into QingTai

了解更多+

1985

国内较早较早形成的综合水处理药剂集成商

40000m2

国内较大规模净化剂的源头厂家

10多家科研院校

联合研制开发新型产品及产品的新型应用

70%以上国外市场

远销东南亚、北美、欧洲、中南美洲及其他地区

咨询热线 免费污水处理方案